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二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简评《笋芽儿》

简评《笋芽儿》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 简评《笋芽儿》

 2月16日,我有幸听了来自吉林省吉林市吉化六小,现在是我校教师吕老师的一堂随堂课——《笋芽儿》,犹如沐浴了春雨一般,和学生在春风中感受了来自北国教师对春雨的感悟,感受了来自天山的教师对笋芽儿的理解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  现在我就对这堂随堂课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体会。
  一、精彩的开场白。
 一开始,吕老师就结合最近两天下雨的实际情况,用诗一般的语言问学生:“昨天和今天早上,大自然送给我们一份最美好的礼物,是什么呢?”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,说出自己的想法。并用优美的语言巧妙地结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,进行激情的朗诵导入——“当我们侧耳聆听这大自然的精灵发出的悦耳的声音,沙沙沙,沙沙沙,使我们感觉到仿佛是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,唤醒了世间万物的同时,也好象是在低声唤醒沉睡的笋芽儿:‘笋芽儿,醒醒啊,春天来了’,那么笋芽儿醒来了吗?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呢?你们想不想知道呀?”激发了学生内心的美感,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,也为这堂课奠定了基调。同时也给我们所有听课的老师先入为主地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、扎实的语言训练。
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普通话就是北方人的方言。也许有点这个原因吧,她拥有着过硬的、标准的普通话,使这堂课成为了一堂扎实的语言训练课。一开始,关于“笋芽儿”的儿化音的指导很到位。我们南方人比较少用儿化,但是北方比较多,所以学生这方面的本领大都不是很好。往往把“儿”作为单独的一个音来读。教师抓住这点,反复训练,狠抓落实,让学生加深了对儿化音朗读的认识。还有,在初学课文的时候,教师精彩的范读,给学生做了良好的示范,学生对教师的敬仰感油然而生。
  三、严谨的课堂布局。
 无论是整堂课的布局:导入——初学课文(教师范读、学习生字词语、交流形近词组词、理解词语、初读课文、交流朗读)——布置作业,还是阶段性的过渡:教师在范读到学习生字词语的时候说的——听后我们都为小笋芽儿的那种拼搏向上的精神所感动,那你们想不想,把这篇文章学好,(学生兴趣高涨都说愿意)那么我们第一部应该做什么呢?(学习字词),都是非常自然的,合理的。
    四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
  1、本课中出现了多种方式的朗读。有范读、自由读、同桌对读、齐读有“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,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去朗读”等等,很好地调动了课堂的气氛。
  2、小游戏带来了生趣。在学习普通的,一般认为比较枯燥的生字、形近字、组词的时候,采用做小游戏——找朋友的方式,也让课堂频添了几分生趣。因此,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,效果很是扎实。正因为这样,在短短的几天里,学生和老师已经能彼此适应,配合良好,可以说,学生已经喜欢上了新老师。
 五、存在的几点小问题。
 1、在学习了生字词语之后,让学生快速默读全文,应该是拔高了要求。在《语文新课程标准》中(3-4年级)中关于阅读要求的第2点是这样写的:“初步学会默读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。”就是在《语文新课程标准》中(5-6年级)中关于阅读要求的第2点是这样写的:“默读有一定的速度,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。”所以,快速默读至少是要六年级以上才可以要求的,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,是拔高了要求。
  2、提前下课。离下课时间还有大约3分钟,教师在学生朗读好之后,果断下课了。我觉得还是应该布置点作业,比如抄写一下生字词语、自由朗读课文等,让学生在班级中比较妥当,否则,一来上课时间不足,二来影响其他班级的上课。
  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,仅仅是个人的观点,不成熟,不对的地方欢迎一起探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乍浦镇中心小学 倪兵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ernianji_487_18509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